一塊煤如何裂變多條鏈+ 查看更多
一塊煤如何裂變多條鏈
+ 查看更多
發布日期:2025-09-20 09:15
立足煤炭資源優勢,哈密市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實現“一塊煤”向“一滴油”“一方氣”的華麗轉身。
新疆是我國第四大產煤省區,哈密市是新疆的主產區之一,煤炭預測資源量約為5708億噸,占新疆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八分之一。立足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如何既發揮能源保障作用,又探索高值化利用路徑?當地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努力走出了一條資源精細開發、深度開發、綠色開發和耦合開發之路。
近年來,一系列現代煤化工項目在哈密落地投運,“一塊煤”裂變為多條鏈。今年上半年,哈密市煤化工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哈密逐步建立了以煤炭煤化工、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更加深入。
布局“煤頭化尾”
依托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近年來哈密市布局“煤頭化尾”產業格局,有序推進從傳統能源輸出地向現代煤化工產業高地轉型,煤炭從單一燃料向化工原料轉變,目前構建了多條產業鏈。
哈密市已形成“煤—甲醇—羧酸、甲醛、聚丙烯等下游產品”“煤—煤焦油—燃料油”“煤—焦爐煤氣—乙二醇、液化天然氣、液氨”等產業鏈,正在構建煤炭分質分級利用、煤基化學品和新材料、煤制油氣等多條產業鏈,主要產品包括甲醇、液化天然氣、乙二醇、甲醛等。
在哈密市煤炭資源中,有一種富油煤,已探明資源量640億噸。這類煤炭平均含油率超過10%,是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理想原料。立足這一優勢,哈密建成了多個煤基化學品和新材料項目,產品涵蓋甲醇、乙二醇、甲醛、聚丙烯等。這些已建成項目不僅實現了富油煤資源向高附加值化工產品的有效轉化,更構建起哈密煤基化學品和新材料產業的基礎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哈密重點引進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煤制油項目。這個全球首個應用二代技術直接液化煤制油的項目,將年產油品400萬噸,相當于讓煤海變身“油田”,加速釋放哈密富油煤優勢。韓冰表示,哈密市將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力爭2027年底建成投產出油。
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分質分級利用是關鍵。煤炭分質分級利用,就是對煤炭進行初級處理后,根據不同成分、煤質、特性進行篩選和分類利用,這樣既能提高煤炭的科學化、精細化利用水平,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還能減少煤炭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煤炭分質分級利用的過程,就像將小麥加工成面粉,根據不同地區、品種、品質和工藝,加工成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標準粉、普通粉,或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再按照面粉特性,加入其他成分,做成饅頭、面條、面包、餅干等。
目前,哈密市煤炭分質分級利用項目規劃規模突破1億噸。“根據煤炭不同特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多元化利用,才能讓資源釋放更大效益,拓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空間。”
循環利用資源
走進哈密市伊吾工業園區白石湖煤炭高效綜合利用產業區,工業廢水處理回用項目現場機械設備往來穿梭,工人正在加緊施工。該項目是新疆首個以工業園區特許經營模式實施的煤化工廢水零排放項目。項目全部竣工投用后,園區所有工業廢水都能得到處理和回用,循環利用率達100%。
同一園區內,1500萬噸/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也在加緊建設。該項目由新疆慧能煤清潔高效利用有限公司建設運營,承擔著“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利用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和“粉煤熱解高溫油塵分離裝置工業化示范”兩項國家級示范任務。項目采用的新技術可將煤焦油產率提升10%,灰分含量降至0.03%以下,全部達產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4.6萬噸。
作為哈密現代煤化工產業核心承載區,伊吾縣不僅煤炭資源儲量大,而且煤質優良、開采條件好。伊吾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伍鵬表示,伊吾秉持精細開發、循環利用資源的思路,煤炭資源向精細化工產品、清潔能源等領域延伸,培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循環利用資源,是哈密市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的重要著眼點。記者通過調研了解到,煤炭資源及各環節產品循環利用的過程,就是哈密現代煤化工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在科技創新帶動下,這個過程是動態的,可精深利用的煤炭加工利用副產品越來越多。
針對煤炭初加工中產生的大量荒煤氣,哈密市有針對性地引進科技創新企業,對荒煤氣加以循環利用。2022年正式投產的哈密廣匯環??萍加邢薰净拿簹庵?0萬噸乙二醇項目,開創了國內首套荒煤氣制乙二醇技術實際應用的先河,讓荒煤氣變廢為寶。
“采集的荒煤氣40%用于鍋爐,40%供給乙二醇裝置做原料氣,20%用于焦油加氫做原料氣,由此實現了荒煤氣100%利用。”該項目實現了對低價值荒煤氣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每年可利用荒煤氣26.5億立方米,相當于每年節省標煤57萬噸,可直接減排二氧化碳62.8萬噸。
在新疆新伊碳能環??萍脊煞萦邢薰?,通過不同工藝裝置將煤的有效成分“吃干榨凈”,形成“煤—碳—油—氣—電—熱—化”產業鏈,能源綜合轉化率達到85%以上。
